今年以來,烏達區財政局以“企業活則經濟活則稅源廣”為遵循,落細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免租政策、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、推進惠企政策兌現,創建一流營商環境,做好“加減乘除”四則運算,全力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做好加快支出的“加法”。年初預算設立1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,對企業技術改造、技術創新、節能減排等方面給予扶持獎勵,促進企業發展創新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。今年以來,在財政資金緊張情況下撥付企業各項補助資金3546.10萬元,為企業發展賦能增效。
二、做好減稅降費的“減法”。推進國有房租減免惠企政策,切實減輕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因疫情帶來的沖擊,今年以來,對我區41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行3個月的租金減免,共減免房租30.3萬元。全面落實國家、自治區支持企業發展的一系列普惠性減稅、降費等財稅扶持政策,重點圍繞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精準發力,開展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留抵退稅工作,截至目前留抵退稅共計9362萬元。
三、做好融資助推的“乘法”。多措并舉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和助企紓困。一方面按季度召開政金企對接會,加強各銀行機構與企業密切溝通,組織銀行與企業面對面交流,深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,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搭建企業融資貸款綠色通道。有效增強金融供給。促推烏海銀行、鄂爾多斯銀行與興發、東景等6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,簽約金額達6.24億元。另一方面開展烏達區“走百企進千戶”暖企行動加大金融政策、信貸產品宣傳力度,制作《烏達區銀行機構支持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信貸產品匯編》《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一封信》,切實了解我區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融資困難。積極引導駐區金融機構加大對餐飲零售、交通運輸等受疫情持續影響的接觸型服務業企業紓困幫扶力度,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企業、個體工商戶、小微企業主,不得盲目惜貸、抽貸、斷貸、壓貸,不得隨意調降信用等級和風險分類,按照市場化、法治化原則,經自主協商,通過續貸、展期、適當下調貸款利率、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,保持對融資企業信貸支持的穩定性。
四、做好改革創新的“除法”。壓減審批環節,壓縮審批時限。進一步將代理記賬業務機構備案、中介機構從事代理記賬業務審批辦理承諾時限壓減為兩個工作日。推行告知承諾服務方式,通過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實現信息多跑路,群眾少跑腿。